1.濾波器法:對共振頻點進行陷波濾波,通過增益補償消除陷波引起的相位誤差。


2.觀測器法:預估本體末端位置,針對預估的位置做一些參數提前的適配。


3.阻尼法:提取振動速度信息,同時施加一個反向阻尼,改變振動相應。


4.驅動器參數整定與動態適配:根據負載情況適配恰當的驅動器參數,實現對振動的有效控制。


5.力矩前饋:基于動力學的力矩前饋,適配大動態范圍的負載變化。


6.運動學優化:通過路徑規劃或者速度規劃減少共振發生的可能性、影響程度,即對不同的運動段合理規劃加速度、加加速度,減少抖動的發生。


7.減弱激勵強度:以典型的周期性激勵-減速器傳達精度的變化為例,由于加工和安裝的不完美,減速器在傳動過程中會附加周期性的干擾,形成共振激勵源,通過優化核心零部件的品質,有助于控制激勵幅度,進而抑制振動。